发布时间:2025-10-17 11:28:40    次浏览
社科文献学术文库社会政法研究系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李培林 著本文集真实记录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与规律性,作者认为:社会结构转型是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社会变革的的推动力量。本文集的出版,对于深入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均有重要的意义。 社科文献学术文库社会政法研究系列“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应星 著本书采用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即用中国文化中“气”这个概念来透视当前的乡村抗争政治,企图以此来克服在抗争政治研究中理性与情感、权利与道义之间的对立,克服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存在的移植派与乡土派的对立,深入推进抗争政治理论和乡村社会的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超越城乡:资源、机会一体化配置王春光 著本书以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视角,结合中国的城乡关系,提出了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并由此展开对城乡关系一体化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最后提出城乡综合改革的建议。从理论上来说,本书梳理了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并针对中国的城乡关、城乡一体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针对中国特定的城乡关系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从现实来说,我国要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不仅关系农村的发展,更关系城市的发展。 现代社会学文库 第二辑超越转型:中国与中东欧的社会变迁赵克斌 主编吕鹏 副主编自2012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中东欧国家的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合作,举办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比较的学术活动。本书汇集了来自中国、匈牙利、捷克、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学者的文章,内容既涉及宏观的社会结构变迁,又涉及健康、教育、农村等领域,还包括最新的网络研究方法。本书为我们从比较视野全面理解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社会变迁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社会学教材教参方法系列 分层线性模型:应用与数据分析方法(第2版)[美]斯蒂芬·W.劳登布什[美]安东尼·S.布里克 著郭志刚 译分层线性模型是1990年代在国际统计学界迅速推广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新的统计分析技术,本书是这一分析方法的代表作。本书提供的技术细节适合大多数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研究人员的需要,包括足够多的实际操作建议和研究示范,并与HLM软件结合,是多层分析者的手册和用户指南。 中山大学社会学文库社区过程与治理困境:南苑的草根自治与转变黄晓星 著本书选取一个解困房社区作为田野点,进行了接近三年的田野研究。通过搜集回来的资料,对社区从1995年建成到2012年的故事进行分析,对社区的生成进行拓展研究。南苑的故事主要围绕物业管理公司与业委会、住建办及其他政府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而推进,最终社区成为一个社区共同体与市场与国家进行博弈互动。本文采用社会建构的研究范式,认为社区共同体、市民社会是不同的主体(个人、群体或组织)建构而成的。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发现医病纠纷:民国医讼凸显的社会文化史研究马金生 著本书以民国时期医讼的凸显为切入点,希冀在医学史、社会史、法制史的框架下,借助对医生、病人、社会、国家间互动关系的探讨与呈现,进而揭示国人生命、法制与权利观念在现代国家形成的过程中逐渐转型的历史轨迹,及其与相应制度架构之间的关联性。 羊城学术文库·文史哲系列明清地域社会变迁中的广东乡村妇女研究(全2册)刘正刚 著本书是第一部相对系统、完整而深入地研究广东传统社会妇女史的学术专著。书中运用大量的案牍、契约文书、地方志、档案、族谱、碑刻、笔记文集、报刊等历史文献,以妇女史和乡村社会史相结合的学术视野,将妇女置于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发展、贸易国际化、文化传统的国家化、士大夫化等大背景中,揭示她们的生存状态、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等演变,为理解和认识明清区域社会变迁提供了新视角。 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丛书 农民荒: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张英洪 刘妮娜 等 著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和正在出现令人担忧的农民荒现象。本书按照 “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谁来养老、如何养老?谁来治理、如何治理?”的基本框架,对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考察,并以大兴区魏善庄镇、延庆区井庄镇、怀柔区北沟村为例,对其居家养老、村庄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考察,介绍了这些村庄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在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村面临的挑战,从多学科的视角提出了应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城市中国丛书重识乡土中国蒋伟涛 著在时代大变革下,中国的乡村和乡土正发生难以预知的变化。土地流失、人口流失、乡愁失落等问题层出不穷。唯有重新发现,方能洞察本质,进而启示未来。《重识乡土中国》是方塘智库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进行的基于乡村变革的新型城镇化专题研究的产品成果,致力于在全球化、互联网、城市化、技术革新、资本入场等多重时代背景下,多维度、宽视野、系统性求解中国乡村变革的未来。 福州大学群学论丛社会的细节甘满堂 著《社会的细节》是作者关注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所撰写的文章合集,体现了作者结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的关注与思考。论著内容包括社会与社会建设、社会工作、农村发展、劳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宗祠与宗教文化等。很多文章是专为非学术报刊报撰写,从社会局部与细节入手,提出如何进行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色彩,有助于读者认识复杂的人类社会。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丛书社会工作伦理:理论与实务赵芳 著本书围绕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社会工作伦理主题,详细介绍了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历程、形成基础、价值来源、各国(地区)伦理守则主要内容、伦理议题、伦理困境、伦理抉择及其不当行为和管理风险。 中国老年人的福祉:贫困、健康、生活满意度骆为祥 著基于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数据,本书从生活满意度、生理健康和贫困三个方面来研究我国老年人福祉,对其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这项关于中国老年人口福祉的综合研究,结合了社会学和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立足于实证依据并反思现有理论,不仅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老年人福祉不同维度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和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升老年人福祉政策。 中国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研究胡建国 等 著一般而言,理想的社会结构是纺锤形,中产阶层在其间所占比重越大,社会越稳定。各种体制的国家,概莫能外。而中产阶层崛起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的过程,其间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生态对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往往造成不同的影响。本书将社会变革的多维因素纳入中产阶层政治态度的分析中来,从本土化入手,构建中国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分析框架,利用2001年以来的全国调查数据,对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状况与影响机制展开了分析。 农政与发展当代思潮(共两卷)叶敬忠 主编2011年9月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农政与发展”研究领域的广泛主题展开系列讲座,涵盖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传播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多门学科。曾先后邀请詹姆斯?斯科特、杰弗里?亚历山大、提奥多?沙宁、王斯福、杜赞奇、范德普勒格、钱理群、汪晖、秦晖、邓正来、李强等术大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其定位是:对话世界顶尖学者,享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两卷共包含讲座合集30讲。